发布时间:2023-03-09浏览次数:645
中国最高法连续发布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以加强保护妇孺
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(记者 张素)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近日连续发布两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,旨在对施暴人或者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,并引导家长“依法带娃”。
27日,最高法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专题发布2023年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,其中明确,被抢夺、藏匿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子女也是家庭暴力受害人。出于健康成长考虑,未成年人可由其近亲属或者公安机关、妇女联合会等部门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。
最新发布的案例还明确,离婚纠纷中,施暴方不宜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。如在“刘某某与王某某离婚纠纷案”中,法院考虑到儿童存在意思摇摆、意见多次反复的情况,从最有利于其成长角度判令由母亲直接抚养。
最高法同时结合少年审判工作经验提示广大父母,要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,以恰当方式引导、教育子女健康成长。据知,实践中已有法院通过责令施暴人接受矫治、对施暴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,给父母“上课”。
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,最高法当日发布2023年第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,其中进一步明确“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”。这对于各地法院后续处理精神侵害案件具有借鉴意义。
快速制止家庭暴力或者家庭暴力发生的现实危险,使受害人得到及时法律救助,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最高法提醒民众,如果存在家庭暴力情况,要及时保留照片等证据,第一时间报警,相关证据将作为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重要依据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
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(记者 郭超凯 张素)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。
有记者提问:据报道,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军事派别卡桑旅曾称,因以方违反停火协议中关于允许援助进入加沙的承诺并持续开火,决定推迟释放人质,直至以方允许救援卡车进入加沙北部。以色列军方称,一旦停火结束,将立即恢复在加沙地带的袭击和军事行动,将竭尽所能消灭哈马斯,并迫使其尽快释放所有人质。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汪文斌: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以来,双方已释放三批被扣押人员。通向和平的步子再小也值得鼓励,保护平民的困难再大也应当克服。
本轮巴以冲突已超过50天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灾难。中方多次强调,暴力无法换来真正安全,武力不能赢得持久和平。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促成停火、缓解局势的努力,呼吁有关各方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和联大紧急特别会议相关决议,共同有效履行临时停火协议并使其得到延长,实现真正持久的停火止战。(完)